不久前和母親小學同學的兒子一起用餐,對方小我幾歲,但是剛從史丹佛取得博士回國,目前在台科大擔任助理教授,才短短一年的教學資歷卻顯現無窮的老成思維,
主要是對方在言談間不斷透露對於教學工作的冷漠,一意講求研發企圖,像極了本系一位也是助理教授的老師,經常抱怨教學和行政業務佔用了研究的時間,而阻礙了升等的計畫。
可能是我在業界待久了,花了比別人更久的時間適應學術生態,參與這場生存遊戲四年下來我也向現實妥協了不少,所以去年決定開始進修博士,一年過了,說實話,我不覺得即使我將博士念完對於我的教學能量會有多少加分的效果,我更不認為我的學生會因為我多了一個博士的頭銜,因此能夠得到更實用的知識或技術,反而我卻可能因此偏廢中斷了長久以來在實務經驗上的累積。這麼說好了,大家都不否認博士教育的目的就是訓練一個人如何做研究和開發新知?為何我會打問號,難道所有的博士真的都會做研究嗎?這當然不可能,大家心知肚明,每年各研究所師生產出的研究論文,絕大部分對於地球上物種一點幫助也沒,但是這些研究生卻學到了不少如何找研究題目、設計題目、拆解題目的技巧,一個不痛不癢、無病呻吟的研究主題可以弄成四五篇論文在各處發表,在A校研討會發表,就多掛一個A校的老師做人情,若在B校發表也比照辦理,見者有份、皆大歡喜,由於研究生在學校就跟著指導教授玩這套遊戲,當這些研究生取得博士後若是進入學校擔任教職,也用同樣的劇本繼續玩下去,順利的話,很快就可累積不少論文數量,加上新進教師在申請國科會計畫時占有優勢,這些績效很快能夠幫助菜鳥老師三年後順利通過升等,這是一般眾所熟知的升等方程式,遊戲規則在此,所以有升等壓力的老師自然汲汲營營將工作重心都投入作研發,那麼教學誰來負責?當然,大部分的教學責任就落在最基層也最無學術地位的的講師身上了。
所以我一直不懂,我從小對於老師角色的認知不就是傳授知識和經驗給學生嗎?教學不就是老師最主要的工作內容嗎?為何現在我身邊大部份的老師腦袋裡面想的都是做研究求升等?原來教師升等的遊戲規則裡,硬是只看研發績效不管教學品質,幾個月前學校才頒布一則針對專任講師的進修升等及專業能力精進獎勵辦法,內容全部都是要求老師進行研究,沒有半字和教學有關,看似獎勵,實際卻是以研發績效斷定考績的懲罰辦法,更是一個鼓勵老師追求研發而犧牲教學的辦法,若要追究為何會有這種產物,端看教育部是用什麼標準對大學進行評鑑和審核獎補助款就可得知。若是大學老師對於教學根本不存熱情,你說台灣的大學畢業生缺乏競爭力和國際觀,老師要負責任,學校和教育部是不是更應該各多打五十大板?!
設計科系的生態又更是充斥著怪象,在傳統理工、商管、人文類科系,我姑且願意相信頭銜和學歷愈高代表學問也愈大,但在國內設計科系中普遍充斥著比例頗高的非相關領域的高階教師,學術生態就和軍中一樣,存在一種極為弔詭的倫理規則,明知這些老師在學術專業上與科系屬性完全不合,但我們還是要像士官見到星星泡泡一樣得肅然起敬,在軍中至少從上到下大家的目標任務一致,但在設計科系中卻經常是外行領導內行,為了讓這些非相關領域的高階教師有課可教,還必須硬塞一些對學生毫無助益的課程。其實這些高階老師存在於科系的最大目的在於美化師資結構,這麼說來不就是花瓶了嗎?這當然是肯定的,誰叫評鑑的缺點明白寫著「講師比例偏高」呢?這些由教育部安排的評鑑委員大部分是教授或院長級的重量級角色,他們的思維自然是萬般皆下品,唯有教授博士高,絕對不會認清設計科系中教授學生知識經驗,指導學生參展獲獎,甚至媒合學生就業的功臣其實是最卑微的講師們。高階教師在設計科系的另一個功能,是要借重這些高階教師所具備的學術人脈和研發能力申請政府計畫、累積論文的數量,畢竟除了應付評鑑,每年爭取教育部獎補助款就是要看這些研發績效!所以這些高階教師總是不經意的透露自己的優越感,在教學上被學生吐槽根本無關痛癢,因為他們根本不認為在科系工作的內容是教學。
世界各國都在竭盡所能力圖提升競爭力,錯誤的規則和辦法輕則扼殺有心人的熱情,重則自毀武功,當其他國家為了收納專業人才進入學界,傳承實際能反應於產業的知識和技術,都已放寬以學歷或是研究作為評量教師資格的傳統標準,如果我們還是墨守成規,自我感覺良好,妄想連技職教育體系的師生上下都有能力作研究拿諾貝爾獎,可以預見好的知識經驗會與學校教育漸行漸遠,台灣的技職院校教育會更形空洞化,學校教育與產業人才需求的斷層也會愈來愈深。
2012年9月11日 星期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